Q魚
【無痕飲食】終生受用的生活方式-什麼是無痕飲食?
已更新:2020年7月6日
既然我們現在要介紹的是「無痕飲食」這個名詞,
首先我們先來將這個名詞拆解成:「無痕」+「飲食」。
既然飲食可以「無痕」,那意思就是存在著「有痕」的飲食囉?

什麼樣子算是「有痕」的飲食呢?
我們去購買食物的時候需要可以將食物帶著走的外袋,
以及直接接觸、承裝食物的內袋,
還有要食用時的容器、配合使用的餐具,
甚至是調整食物風味的醬料包。
在我們食用完畢後,外袋沾到食物湯汁、內袋裝了骨頭、
綁內袋的橡皮筋有點油、紙碗有食物的殘渣、
免洗餐具有湯汁、醬料包加了1/3有點太鹹,剩下2/3直接丟掉吧。
我們明明只是要吃這一份食物,卻使用了不只有一份資源,
而且是不易消失、不能再次被利用的資源,
所以我們就因此製造了難以消失的痕跡。

而「飲食」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
所謂飲食,凡是生物都必須要攝取熱量用以維持生命。
而無論是葷食或是素食,
任何食物都會有不能攝取的部分。
魚會有魚刺、魚鱗;
菜會有根、或是發黃的葉,這些是我們不會吃的部分。
所以我們只要負責妥善分類後,
交給能夠再利用的管道去發揮它們的價值,
這樣就會是完善的循環。
所以,
無痕飲食有沒有什麼簡單理解的定義呢?
「出門自備餐具,盡可能不留痕跡的完成一天飲食。
不只是基本的湯匙筷子而已,包含水壺、吸管,以不製造額外的包裝跟垃圾為目標。」
這是一句最簡單的定義,卻會造成部分人士的困擾。
但是我想在理解其背後所涵蓋的便利性後,
任何人都能夠為自己加入了「無痕飲食」的行列感到驕傲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