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Q魚

【整理心理學】整理二擇一:配合習慣或改變習慣。

收納整理這件事其實是非常有彈性、可變動的,而這一切都與習慣脫離不了關係。

如果妳發現有一些東西總是無法收拾好,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「使用者心理」


很多人很苦惱自己的家人習慣不好,東西總是亂丟,

而自己總是要任勞任怨的幫家人收拾善後,

家人甚至還會嫌棄說:是妳自己雜亂容忍度太低!?

但本來就不會一次就整理到位,因為妳都可能不了解妳自己了,

整理又怎麼會一次就一勞永逸呢?


那要怎麼掌握使用者心理呢?

我想提供以下兩種方法給妳選擇,看哪一個適合妳💛


Q魚整理術/配合習慣

我曾聽過有人分享自己的老公回到家就在「金蟬脫殼」,

把自己身上的公事包、西裝外套、領帶、手錶…一路從玄關脫到客廳,從客廳脫到房間…

而無奈又生氣的老婆總是莫名其妙的要演出米勒《拾穗者》的場景,

拿著籃子、袋子、盒子或箱子去把老公「脫去的殼」一一撿起來,

夫妻之間也總是為了這件事一直鬧得不愉快,

老公覺得我下班就是要放鬆,還要注意這個、注意那個,怎麼那麼麻煩?

而老婆總是在想為什麼不能把東西好好收好呢?

做不好的人明明不是我,為什麼我還要這麼累、這麼難過?


既然一個不願意「集中」物品,一個不願意再「撿拾」物品。

那配給「一個空位(雜物桶)」,給那位無法按照家裡規矩的成員,

他要丟什麼,全部往裡面丟,一旦他找不到自己的物品,

表示他沒有將物品收到他專屬的「雜物桶」,

那他憑什麼找妳要東西?說妳亂動他的物品呢?

久而久之他還敢一直不聽話的我行我素、胡作非為嗎?


我自己的例子是我弟弟,

他習慣在洗澡前把眼鏡以及手錶拿下來放在浴室前的腳踏墊上,

我很疑惑的問他:「為何不把它們放在房間桌上呢?放在地上不是很容易被踩到嗎?」

他沒有回答我,他依然故我…

那既然他一定要在浴室外面「金蟬脫殼」,那我就幫他的「殼」找個家!


所以我找出了一個閒置無用的收納罐,把它放在浴室門邊,

並跟弟弟說:「以後你把眼鏡跟手錶脫在這裡,一來是不會被踩到;

二來則是你發現你找不到它們,它們大概有80%的機率是放在這裡。」


這樣子的「配合習慣」,弟弟找不到眼鏡跟手錶不會來打擾我,

我也不用看到它把眼鏡跟手錶隨意放置而讓環境雜亂,使得我心情不好,

我覺得我們合作的天衣無縫!


Q魚整理術/改變習慣

而第二招則是要由妳開始,訂定規矩給那些不知道該如何收納整理的人,請他照做。

有些人其實是因為無所適從,不知道該怎麼幫物品找個定位,

所以他們把東西一下放在客廳、一下放在房間,然後跑去餐廳找、跑去儲藏室找…

他們需要有一個人協助仲裁物品的標準定位,當你跟他說:

「客廳右邊牆壁上的第一個掛勾是你公事包的家;第二個掛鉤就是你西裝外套的家。

下班回到家之後,請按照我幫你規劃的位置把東西放好呦^__<」

他本來總是不知道公事包及西裝外套該放在哪,你規劃一個定位給他之後,

「改變」了他無家可歸的物品、「改變」了他的不良習慣、

也「改變」了他與妳因為家裡雜亂而總是吵架的感情。


我自己的例子是台北家的廚房,餐具櫃的分層配置是我規劃的,

一旦我將餐具櫃的位置進行大變動的時候,我會帶弟弟來看一遍他需要的物品放在哪:

「撈水餃的濾網本來不常用,我放在第四層,

但是我看你最近常吃水餃,那我把它移到抽屜第二層,你比較方便拿。」

這樣子的「改變習慣」,不是在找麻煩,是在追求更為方便的生活,

當你「要什麼,有什麼」的時候,保證沒有什麼需要吵架的,生活是該用來享受的。


有習慣時,就配合;沒習慣或習慣不好時,就嘗試改變。

想要當一個懶人,先整理好自己的環境吧!


#配合習慣 #改變習慣

#整理心理學 #居家收納 #收納整理服務

#雙北整理師 #宜蘭整理師

#Q魚老師

#Q魚老師的環保收納魔法

20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